第124章 一姓之军_流放三千里
笔趣阁 > 流放三千里 > 第124章 一姓之军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24章 一姓之军

  汉中沦陷西戎接连屠城,天下百姓文人学子无不群情激愤,为了平息大梁上下的怒火,梁天子不得不举全国之力出兵汉中驱逐西戎。

  在此同仇敌忾之时,朝堂难得安静,都识趣的没在这个时候出来生乱。

  夏初,梁天子对外发布讨贼檄文,号称出兵五十万。

  自大楚宣帝时起,天子便接连出兵,天下军户是征了又征,此番梁天子出兵汉中,青壮根本征不来多少人。

  最终兵部下令强征,下至束发之龄上至花甲之年,每户都要出两人,若是人头不够便抄家没收田产。

  此番逼迫之下,军户可谓是民怨沸腾。

  到了夏末兵部好不容易硬凑了一支四十万人的队伍,从人数上看起来是足以与西戎一战。

  “陛下,臣等推举景国公徐牧远为大将军,率领大军讨伐西戎。”赵吉章在早朝上主动提出大将军人选。

  徐牧远有多年的带兵经验,可谓是当朝老将了,这大将军之位没有人比他更合适。

  但是梁天子却闭紧了嘴巴,眼中闪烁不定。

  “臣等附议!”多位大臣纷纷附和。

  那边沛公离敏锐的察觉到梁天子脸色不对,他惯会钻营也看得通透,只一想就明白梁天子不高兴什么。

  “陛下!”沛公离出列。“臣推举宁王方寿堂为大将军!”

  别看梁天子平日里跟徐牧远亲厚也敬重他,实则梁天子心里十分忌惮徐牧远,又怎么会让他率领四十万大军。

  果不其然,沛公离一开口,梁天子的脸色便立即雀跃起来。

  “朕以为宁王合适,众卿觉得如何?”

  沛公离代表的寒门庶子一党纷纷下跪附议,其他大臣是满面意外又不赞同。

  且不说那宁王方寿堂的年纪比徐牧远还长一岁,方寿堂在禁军当了一辈子少爷兵,可是一次都没上过战场!

  “陛下!景国公乃身经百战的老将!”赵吉章急了,怎能让一纸上谈兵的老将军率领四十万大军?

  梁天子却抬手制止赵吉章继续发话。“景国公身体一直抱恙,朕怎能让景国公带着病体上战场,宁王同样是老将。”

  可是那宁王算什么老将?一辈子没率兵出过禁军大营!

  一时百官议论纷纷。

  但是梁天子意已决,又有沛公离等人附和,最终方寿堂被任命为大将军。

  汉中并无大雪封山一说,梁军开拔预计在深秋到达汉中,入冬前后与西戎开战。

  这是大梁立国以来的最大战役,一时

  本章未完,请点击继续阅读!第1页/共6页天下瞩目。

  而此时占据北疆的汉国,其繁荣达到了鼎盛。

  汉国疆土北至麦子坳丘陵地,将齐云山周边的大片山峦纳入国土。

  鲜卑人占据乌拉干森林和肇东草原夹在汉国和燕国之间,奉汉国为上国,在肇东平原的乌檀城建都建立鲜卑国。

  鲜卑国与燕国年年互相攻伐,当年的北疆第一大国燕国彻底败落,内部明争暗斗混乱不堪。

  已经官至吏内阁首辅的闻青山踏入御书房。

  “启禀王后,庆王派人前来求粮。”这已经是庆王来求的第三回了。

  “打发了吧。”宋凤林穿着湛蓝色团龙服端坐在御案后看奏疏,不时批示一二。

  如今汉中沦陷,高州已然成为孤岛,除了向汉国求助别无选择。

  试问刘湛又怎么会给庆王送粮食,养着这些走投无路的黄鼠狼?

  早在庆王率残军败逃高州,刘湛便下令封关,禁止百姓商旅进出高州。

  闻青山面有难色。“庆王命百姓坐在洮河关外哭闹,直骂汉王泯灭人性,不管百姓死活。”

  这庆王打仗不行,这种小伎俩倒是层出不穷,前些日子宋凤林才给高州百姓发过一次粮食。

  宋凤林放下笔,眉心微蹙。

  每次来都给一些粮食打发,到底是治标不治本,长期以往也会让刘湛落个骂名。

  “下一道王令,允许高州百姓迁入汉国落户开荒,就定在北丰县一带,若是他们不愿意,那就不管了。”宋凤林清冷道。

  已经给了活路,不识趣那就别怪汉王见死不救。

  这一年来庆军在西戎的猛攻下节节败退龟缩在高州,如今整个汉中只剩高州,汉中逃难的百姓也拥挤在此。

  这段时间宋凤林忙于内政,已经有些日子没问汉中的战事。

  此时刘湛正在御书房后面的偏殿与诸将讨论汉中的战情。

  “西戎三十万大军就驻扎在马山邑,庆军全军退守高州,斥候估算庆军约有八万多人,王军加上沛州驻军约有十万人。”曹壮汇报军务。

  “但是西戎仍不断向汉中增兵,预测西戎兵力会超过五十万人,甚至超过七十万!”

  在座诸将无不神情肃穆。

  李小连道:“深入漠北的斥候也回来了,西戎几乎倾巢而出,国中只有老弱妇孺看家。”

  超过七十万兵力进入汉中,这是多么庞大的数字。

  而大梁对外号称的五十万大军已经开拔,预计秋末进入汉中。

  “大梁这五十万大

  本章未完,请点击继续阅读!第2页/共6页军是什么情况?”刘湛问。

  曹鸣负责暗中搜集大梁的军情,他立即回答。“大梁对外号称五十万大军,实际人数约在四十万,只是军中将领清一色都是姓方的皇亲。”

  率领梁军的将领是梁天子的皇叔方寿堂,虽然也是一员老将,但方寿堂一辈子都在禁军纸上谈兵,根本没有实战经验。

  大梁也并非没有实战老将,例如荣休的徐牧远就是一员能打的老将。

  然而梁天子信不过外姓人掌兵,即便他心里知道徐牧远才是最好的选择,他也不敢让徐牧远重新掌兵。

  徐牧远在大梁军营的威望很高,哪怕只是挂个副将的职位,也难免掣肘方氏。

  四十万人的大军,四品以上的高级将领竟全部姓方,这支名副其实的方氏军实乃天下千年来的奇闻。

  “王后到。”这时宫人通传。

  诸将纷纷站起来,宋凤林踏入抬手示意大家坐下。“你们继续,我来旁听。”

  曹鸣继续道:“梁军预计在月底可进入沛州地界。”

  “梁军大军开拔倒是解了高州的危局,西戎必定会集中兵力与梁军一战。”刘湛托起茶盏喝了一口,语气里都是遗憾。

  他早就想拿下高州,只是大敌当前,若他此时攻打高州,未免落人口舌说汉军趁人之危,刘湛这才一直按兵不动。

  他可以不在乎大梁百官怎么看,但他不得不顾及北疆百姓,还有汉中逃难来落户的百姓。

  当了王之后就不能再像从前那样无所顾忌。

  “多派些斥候持续关注战况。”刘湛放下茶盏。

  李小连这时说:“还有一事,庆军内部开始断粮了。”

  自从西戎占据汉中,庆军便断了粮道,中原的粮食要从沛州北上前往高州,如今的高州背靠岑州,除此之外犹如孤岛。

  说起这事宋凤林便把百姓在洮河关外闹事简要的说了。

  “那些闹事的百姓也不全是百姓,王后此计很好,且看他们如何应对。”刘湛看得明白,必定有部分军汉充作百姓。

  “但是长期断粮怕也不妥。”宋凤林道。

  汉王手中粮库充盈,却对高州百姓见死不救,活生生饿死一城的人,刘湛断然不能承担这一恶名。

  “要庆王拿钱来买粮。”刘湛态度明确。“正好王后在这里,定价由王后来定,你们后续跟王后商议。”

  诸将应是。

  又谈了一些汉中的情况,刘湛见已经差不多,摆手让他们先下去各忙各的。

  “王后,你看看

  本章未完,请点击继续阅读!第3页/共6页。”没了外人刘湛取出一封信。

  这是赵吉章写给刘湛的亲笔信。

  “借兵?”宋凤林诧异。

  偏殿主座是一张定制的罗汉榻,刘湛单手撑着小桌,眼中深沉。

  “舅舅还是看不透。”

  赵吉章希望刘湛能出兵二十万助大梁退敌,要刘湛以天下苍生为计,暂且把往日恩怨放在一边。

  何为以天下苍生为计?救这大梁能救天下苍生?

  大梁比之大楚更加的腐朽沉疴,世家结党营私,朝廷政令不通,税赋驳杂繁重,百姓生活困苦。

  如今汉中沦陷,大梁可谓是内忧外患,在这样的情况下,梁天子依旧年年选秀女,后宫是名副其实的三千佳丽。

  这样乌烟瘴气的天下不破如何能立?

  宋凤林沉默良久。“舅舅忠于其主,我们立场不同。”

  “愚忠罢了。”刘湛不欲多说。“这封信不用回了。”

  不回就是刘湛的态度,这事没有商量的余地。

  宋凤林叹息。“大梁不是没有能力抗敌,只是那些大氏族互相推诿,谁也不想伤了自身利益。”

 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,这句话在贵族眼里就是狗屁。

  赵吉章出发点是好的,找汉王借兵平定汉中,但是他没有考虑到,汉王出兵出粮,到头来还得落个骂名。

  那些世家大臣打从根里厌恶汉国厌恶汉制,黎民平等在他们眼里就是大逆不道。

  刘湛目光坚定的看着宋凤林。“舅舅若是愿意举族来北疆,我可以承诺他爵位官位,保证他比在大梁更舒坦,他若是担心走不出京城,我可以派出最精锐的暗卫一路护送。”

  但是要他帮大梁不可能,这就是刘湛的立场。

  “大梁是贵族的大梁,不是百姓的大梁。”瞧出了宋凤林心中忧虑,刘湛捏了捏他耳珠子低声承诺。“我会出兵驱逐西戎,但不是现在。”

  汉中陷落,庆王一蹶不振,南边沿海倭寇为患南王自顾不暇,陈留国又正在内乱,三个王子拥兵自重,眼看就要打起来。

  唯有汉军兵力已经有五十万之多,纵观天下诸侯王,能与西戎一战的只有汉王。

  大梁与西戎这一战将决定天下格局,若是大梁赢了,这天下三足鼎立,大梁还能保个十年八年的国运。

  若是大梁输了,梁天子便也走到头了,这天下就是西戎和汉国之间的较量。

  就在北疆如火如荼的进行秋收之际,大梁号称五十万的大军抵达沛州。

  彼时西戎七十万大军驻扎

  本章未完,请点击继续阅读!第4页/共6页在马山邑,那里是一望无际的荒野高原。

  “我军士气如虹,趁此良机直捣贼窝方为上策。”方寿堂自信满满。

  他是方氏宗族里的长辈,身份地位摆在这里,军队里的方氏将领都以他马首是瞻,方寿堂决意立即与西戎决战,军中上下无人质疑。

  “传本王命令,要沛州十万守军出城与大军汇合,一同与西戎决战!”

  凑上沛州城里的十万梁军,这支号称五十万的大军便真的有五十万人。

  方寿堂认为西戎号称超过七十万人,实则最多五十万人,现在他也凑够了五十万人,此战决计输不了。

  全军上下也没有人质疑,这支内部异常和谐的军队,一刻不停奔赴西戎大军驻扎的马山邑。

  而事实却是西戎仍旧源源不断的往汉中增兵,兵力确实有七十万!

  双方兵力总和超过了一百万,这是一场旷世大战。

  刘湛这几日几乎都待在偏殿的暖阁里,每个时辰都有最新的战况传回。

  “报!梁军前锋抵达马山邑!西戎军摆阵对峙!”

  “报!梁军阵前分兵,被西戎骑兵抄其右翼,右军全面溃败!阵亡超二十万人!”

  “庸才!”刘湛本在吃饭气得砸了手中的筷子。“分什么兵!五十万的大军全部压上去与西戎正面较量,哪怕不能歼灭对方,也能把西戎打残了!”

  “纸上谈兵的垃圾!”刘湛哼哧哼哧的骂。“西戎军兵力近七十万,分兵只会给敌军可乘之机,与羊入虎口何异!”

  刘湛气得狠了。

  宫人们瑟缩在角落大气不敢出。

  宋凤林在御书房听到动静过来,见刘湛丢了筷子便弯腰捡起来交给宫人换一双。

  “王后,你看看这梁天子干的好事,放着身经百战的老将不用,派一个从没上过战场的草包主持这么大的战役。”

  可以预见大梁气数已尽了,就是可怜这五十万将士。

  宋凤林在刘湛身旁坐下,重新为他盛一碗汤羹,又接过宫人呈上的新筷子放在他碗上。

  “中原怕是要遭难了。”宋凤林低声说。

  西戎击败了梁军又怎么会甘心只留在汉中?

  只要拿下沛州,拿下进入中原唯一的山坳白马羌,中原便等同门户大开,任由西戎驰骋。

  刘湛眉头紧蹙,饭也吃不下了。

  沛州的十万守军也被带上战场,如今沛州只有不到五万人,加上城中青壮又能守多久?

  五十万大军竟不能将西戎打残,大梁已经没救了

  本章未完,请点击继续阅读!第5页/共6页。

  这一夜刘湛一直在暖阁等战报,宋凤林在一旁陪着。

  四更时分有战报传来,五十万梁军被西戎坑杀殆尽!

  淡淡的烛光在角落跳动,暖阁的炕上,盘腿坐着的汉王良久没动,王后缓缓放下手里握着的书。

  谁也料想不到梁军竟败得这样快这样彻底!五十万人啊!

  梁天子自登基以来大包大揽任人唯亲,全盘继承了前朝的恶习,大梁建国四年非但没有令国内休养生息,反而令民生更加艰辛。

  先是大肆封赏方氏族亲,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方氏远亲都能入了皇谱,朝中每有官职升迁全部优先晋升方氏官员。

  地方大氏族肆无忌惮吞并土地横行乡里,朝廷对地方的管束越发无力。

 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,大梁调集五十万兵马已经是掏空了老底。

  这五十万大军覆灭,大梁再没有一战之力。

  大梁,气数尽了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u9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u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